首页 - 学科介绍

1403设计学一级学科简介

来源: 添加时间:

中文名称:设计学                   

英文名称:Design,Interdisciplinary

编写成员:设计学学科评议组   


(一)学科概况

设计是人类一切有意识创造活动的先导,是人类改变外部世界,优化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创造方式,也是世代传承并不断创新的人类文明。人类通过丰富而多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创造,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的文化交流与文明进步。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行为、设计智慧、设计未来的科学,它研究设计创造的方法、过程、应用、发展的规律,是一个融合多种学术智慧、强调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设计学有着持续而漫长的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它经历了从散在的经验理性到整饬的科学理性的发展,并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古至今,基于手工生产方式的手工文明,是世界各民族设计创造的产物和见证,相应的设计学以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的手工艺实践为支撑。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崛起的工业生产方式引发了世界性的现代化变革,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设计创造由此日益广泛且大程度地与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充分体现工业文明的现代设计学,以科学理性整饬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的设计行为,为集约化、批量化与标准化的工业制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专业支持。

21世纪的设计学呈现出一种新的活跃姿态。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推动设计学科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当下,设计驱动的多学科合作协同的模式正在显现,设计正经历从“创造风格”到“驱动创新”的范式转换,其研究体系及工作机制也日趋开放性和多元性。与此同时,之前的设计学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日益被多元化和在地化发展的新趋势所取代,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蓬勃兴起的新设计观念与新设计教育模式呈现出积极创新的态势,使得全球设计学科发展更趋多样;同时设计活动及a设计教育与地域经济与产业的关联、对地域社会的介入、追求设计民主和普惠发展的潮流也日益明显,这些都为我国设计学学科贡献国民经济与文化实力整体增强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自身的提升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在我国,设计学学科主要发轫于美术学科,但设计类课程也曾存在于师范、建筑和工程等学科领域。其中,在艺术学科下,曾先后被称为“图案”“意匠”“实用美术”“工艺美术(美术工艺)”和“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等。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工艺美术”成为普遍流行的笼统学科概念,包含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和民间工艺等丰富的外延,统摄了手工和工业两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设计行为。在早先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学科目录中,“工艺美术”一直隶属于文学门类下的艺术学,是一级学科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一度为三级学科)1997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颁布《普通高等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本科专业目录》艺术设计代替了工艺美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则名之为设计艺术此后,这两个名谓不一的同一学科概念,并用了十余年。2011年,国家调整学科目录,原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设计学”(1305)归入艺术学门类,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并列为5个一级学科。由于跨学科或学科交叉缘故,“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学位和工学学位2022年,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发布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计学除部分作为艺术学理论的分支和设计实践保留在艺术学门类下外,还被增加到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中,成为该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3,可授工学和艺术学学位。自此,我国的设计学科和设计教育交叉、结合、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二)学科内涵

设计学以人的设计行为为研究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属性、内涵、目标、价值、程序、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设计学研究设计创造的原理、设计创新的方法、设计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应用与传播的方向,是一个强调交叉与融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创新研究教育三位一体综合发展的学科。

现代社会中设计行为的广泛性决定了设计学科内涵的开放性。当下的设计已经从符号和造物的设计拓展到关系的设计、交互的设计、服务的设计、系统的设计、组织的设计、机制的设计等。设计学的研究内容与人们衣、食、住、行、用生活的丰富内涵相关,设计学的研究视野与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各种知识发现与学科构建相关,需要综合科学精神、工程能力、人文内涵、艺术精神、经济考量和社会服务等诸多因素。在当前日趋复杂的社会中,全球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变革,作为对真实世界挑战的回应,设计的角色、方法和作用都处于不断拓展之中。设计从仅作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一个环节,拓展到了对系统和全流程做贡献,同时也实现了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设计已经成为创建可持续的”“以人为中心的创意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这些趋势不仅大大拓展了设计贡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对设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综合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令设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在社会与经济的语境中去连接和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当下,设计学领域的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的协同合作,全球设计学科的创新合作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从交叉学科的综合视角来思考设计学科的学科定位与发展方向,只有深刻理解其中的国家战略、产业升级与民生需求,才能统筹思考和系统谋划设计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复合创新人才。

(三)学科范围

我国现代设计及设计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丰富的设计思想和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融合国际先进经验,已经形成多层次、多分支发展的设计教育学科体系,发展出丰富的专业和学科领域,并与哲学、经济学、工学、管理学、艺术教育学等学科关联互动。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既有具体产业领域的设计问题,又有综合交叉的研究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设计学科蓬勃发展,其中设计历史与理论Design History and Theory)、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 Design)、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Design)、信息与交互设计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设计与手工艺Arts, Crafts and Design)、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时尚与染织设计Fashion and Textile Design)、设计战略与管理Design Strategy and Management)在全国设计院校开设较为普及,发展也相对比较成熟。此外,全国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发展战略,已经设置了数十个各具特色的二级学科,包括设计美学与设计批评社会设计与社会创新陶瓷设计策展设计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设计工程与技术研究等特色或前沿方向。

2022年,设计学正式进入“交叉学科”门类,与此同时,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从艺术专业学位中独立设置。设计学学科的发展,正面临着多平台、多线程、高动态的全新发展契机。特别是之前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承载的高层次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职能,将部分分流到即将启动的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未来几年,对本设计学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的发展而言,变革、演进、交叉、重构将成为阶段性特征。因此,在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鼓励各高校根据区域条件、自身特点、发展定位和学科生态,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既是适应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交叉属性增强、研究范式多元的当下学科发展需求的切实举措,也将进一步推动设计学科在更好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不断发展壮大,开创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四)培养目标

设计学学科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设计学学士、硕士层面主要培养应用型与学术型专门人才。在设计学博士层面主要培养学术型设计研究、设计创新、设计教育高端人才。

1.硕士学位

设计学硕士(艺术学)学位标准:具有较为系统的设计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基本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掌握设计学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技术,能选择恰当的研究方向,合理运用科学方法独立展开学术研究或设计实践;能了解相关学科发展动态并能结合于实践运用,具有整合多种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检索查阅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及有效地交流沟通,并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与研究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

设计学硕士(工学)学位标准:具有相应的设计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工程学科专门知识。了解设计学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设计学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技术,具备将设计与工学等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与整合运用的能力,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实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应具备解决设计研究和设计工程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取得具有学术意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承担设计创新或设计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检索查阅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并有效地交流沟通。

2.博士学位

作为交叉学科,设计学学科可以根据学生入学时申请的学位类型,授予艺术学或工学学位。修学的培养计划和学位论文研究应与申请的学位类型相适应。无论申请何种学位,博士生都要求系统地了解本专业领域设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掌握设计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的方法,熟悉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前沿,了解相关交叉学科的重要知识,能对复杂设计问题形成独立的思考判断,并进行系统深入的原发性或拓展性研究,具有必备的创新设计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应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表达能力。

(五)相关学科

设计学、艺术学、哲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新闻传播学等。



            


浏览量:4249
Baidu
sogou